
商汤高铁C4智能检测AI视觉方案
行业痛点
-
缺陷定位人工校正耗时耗力
由于GPS定位的偏差,造成原始分析数据的杆号数据错误,需要人工通过查找图片中的真实杆号牌进行手动校正,耗时耗力。 -
盯控计划缺乏数据支撑
对于随着季节、外部环境变化而高发、频发性的缺陷,仅凭借以往经验制定盯控计划,重点区域缺乏数据支撑,盯控区域准确性不高。 -
设备维修被动无预判
现有维修机制对于缺陷的演变过程缺乏掌控,造成事后被动维修的,增加了严重缺陷发生的几率。
方案介绍

商汤高铁C4智能检测AI视觉方案
在铁路 6C 检测体系中,C2、C3、C4 等检测场景面临人工审图效率瓶颈 —— 日均仅能处理 3 公里线路图像、3000 张高分辨率图片,耗时冗长且缺陷识别滞后。针对这一行业痛点,商汤科技推出高铁C4智能检测AI视觉方案,依托先进的 AI 图像识别技术,实现海量图片的细粒度智能分析,大幅提升缺陷检测效率,助力铁路运维部门快速定位并处置隐患,为铁路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智能防线。
应用价值

-
单次巡检节约36小时
通过杆号识别、杆号纠偏功能对缺陷进行准确定位,提升缺陷检修效率。以张大客专线为例,其中有90%的错误杆号定位需要人工校正,通过OCR杆号识别和人工辅助矫正的方式可高效完成缺陷准确定位。 -
每次巡检业务分析专家耗时节省4-5天
辅助业务人员制定季节性、区域性的重点盯控计划,优化修程修制。例如鸟巢区域性分析、绝缘子赃污多发区域性分析等。 -
故障发生率降低80%
基于CBM状态监测获取接触网设备劣化数据,找到功能故障点,以吊弦断裂故障为例,根据吊弦劣化周期进行维护,至少可降低80%的缺陷故障率发生。